跑出大凉山马秀针的10年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8-03 04:54:41



世界被压缩成一条由喘息、汗水与剧痛构成的漫长隧道。

德国波鸿,2025年莱茵-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赛道上,女子半程马拉松已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。马秀针能听见的,只有自己和身旁唯一的对手——日本选手土屋舞琴——两人急促如鼓点的脚步声,以及自己胸腔里快炸裂开来的心跳声。

五天前,在被她寄予厚望的万米决赛上,马秀针仅获第十二名。上一届大运会,她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第四,与领奖台一步之遥,那份不甘,让她对这次的万米比赛充满了近乎偏执的渴望。

“实在太想站台了,反而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。”赛前,她开始头痛,腿也发沉,身体像灌了铅,怎么也跑不起来。

而此刻,一万米决赛的失落,转化成了一种破釜沉舟的能量。压力卸下,心态放空,反而让马秀针跑得更加纯粹。她只有一个念头:咬住前方。

赛程如同一场漫长的围猎。开局节奏并不快,由七八名顶尖选手组成的第一集团稳定前进,平均只有三分半的配速,比马秀针预期的缓了许多。


转折发生在18公里处,选手们发起猛烈变速,集团瞬间被撕裂。一名土耳其选手率先掉队,紧接着,在最后一个小缓坡,集团进一步收缩,只剩下她和日本选手土屋舞琴。

“当时还剩一公里多,”马秀针事后回忆,“我就在她后面跟一会儿,等待一个冲刺的时机。”

当她终于瞥见对手一瞬间的迟滞,身体便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——冲出去。

那是一种把自己撕开的跑法。肌肉发出尖锐的抗议,但脚步没有停。当她以1小时12分48秒的成绩率先撞线时,终点线后的喧嚣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。她赢了,领先了对手整整十秒。想哭,却发现身体的所有机能都已在奔跑中耗尽,只剩下站立的本能。世界冠军的梦想,在这一刻,被她用双脚狠狠地踩在了现实的土地上。

马秀针在大运会赛场上,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金牌

8000公里外,四川大凉山深处的盐源县下河村,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是全家人通往德国的唯一窗口。马秀针的父亲盯着女儿身披国旗的画面,这个坚毅的彝族男人,捂住了脸,泪水从指缝中汹涌而出。一旁马秀针的爷爷,这位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“文化人”,则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

没有电视,马秀针一家就坐在这儿

围着手机看她的比赛直播

一块金牌,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缝合在了一起。而缝合这一切的针与线,是马秀针跑过的每一步,以及大凉山深处,家庭无言的付出。


一头牛的重量

正在南充读书的马秀针打来电话,需要一笔钱。

“对普通人家也不算多,但是对我们家庭环境差的来说,是真的太多了。”马秀针的父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声音依旧沙哑。对于这个主要靠种植玉米、土豆和外出打零工维生的家庭而言,那个数字是一笔巨款。

家里实在没钱了。他看着圈里那头壮实的耕牛,这是春耕播种的全部指望。但他更知道,电话那头的女儿,是这个家庭更大的指望。

“把牛卖了,打给她。”他做出了这个决定。女儿在外训练,吃穿用度,哪样都不能少。“你不给,她吃什么?”

牛卖了,来年的地怎么办?“耕地是借用我们家的亲人的牛。”马秀针的父亲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了。

那头牛卖了9300元,而马秀针需要的是12000元,还不够。

剩下的2700元,他已经忘记是如何一点点凑齐的,但那笔钱并没有拖延,而是及时打了过去。

为了供养三个孩子,马秀针的父亲和母亲常年在外打工。他记得工友们总是开玩笑:“在火车站,隔着几百米就能认出你来,那个背着最大、最长口袋的肯定是你。” 因为他总是把被褥、锅碗、所有家当都塞进一个巨大的口袋里,那是一个漂泊父亲的全部行囊。

苦日子熬了许多年。直到马秀针上大二那年,她告诉父亲,靠着比赛的奖金和各种补贴,自己已经能够经济独立,再不需要家里给钱了。

起初他不太相信,再三确认之后,他又给女儿发了一个4600块钱的红包。本来手里只有4000块,他觉得应该给女儿凑个吉利数,于是又想办法添了600块钱。

那一天,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像其他人一样,坐在家里,喘口气了。


跑出大凉山

马秀针的跑步生涯,始于一个极其纯粹而朴素的动机——为了逃离。

2015年的泸沽湖畔,冬天的风像刀子一样。按照当时班主任的要求,为了通风,教室的前后门和所有窗户必须全部打开。学生们就坐在这四面透风的环境里上早自习。“超级冷,”马秀针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,“坐在教室里面,冻得很。”

学校没有热水供应,所有的洗漱,包括洗脸,都只能用冰冷刺骨的自来水。为了防止水龙头在夜里被冻住,他们必须在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早上的洗脸水接好,放在盆里。

在那样的环境下,生冻疮是家常便饭。“我们的手、脚、耳朵上都会起冻疮,”她说, “每年都长。”

当听说参加校田径队就可以不用上早自习,还能出校门去“放风”时,这个念头像一粒火种,在她心里点燃了。她去跑步,不是为了什么冠军梦想,只是为了逃离那个寒冷的教室。

在那之前,马秀针的世界就是家到学校那条长达五小时的山路。她的家在深山里,从家到学校,是一条长达15公里左右的陡峭山路。

“不是公路,是上坡下坡,悬崖峭壁。”马秀针说。


马秀针的老家

6年前他们家从泸沽湖搬到了盐源的下河村

每周五中午12点半放学,她和姐姐弟弟就背上空背篓往家走,等走到家,往往已是下午五、六点钟。

每周日,他们又要一大早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返校。背篓里装的是未来一周的口粮:土豆、玉米面,还有珍贵的腌肉。因为离家远,他们三姐弟只能在学校附近租一间很小的房子住。做饭主要靠姐姐,她和弟弟打下手。而做饭用的柴火,则要靠开学时父亲用马从山里驮下来,堆在出租屋的角落。

“我家最穷的时候,我妈还是会给零花钱的,二十块钱一周,三个人分。”马秀针回忆道。三个孩子最大的奢侈,就是花5毛钱,在学校的小卖部买一包辣条,或者一根冰棍。“每天吃5毛钱,”她说,剩下的钱,要攒到周五回家路上买点吃的垫肚子。

她不觉得苦,因为身边的人都这样活着。

当启蒙教练马华来到泸沽湖畔的中学选材时,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在赛道上奔跑时眼神里透着一股“狠劲儿”的女孩。

一个为了逃离寒冷而奔跑的女孩,就这样,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跑上了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赛道。


我想要冠军

“这些孩子特别能吃苦,但就是太容易满足了。”这是教练马华对所有从大凉山走出的孩子们的普遍印象。对他们而言,外面的世界太过遥远和陌生,通过体育特长,考上一个大学,找到一份工作,就已经是从未奢望过的人生巅峰了。

马秀针最初也是这么想的。“当时最开始的想法,就像其他的体育生一样,跑个二级(运动员),考个大学这样。”

她对世界的认知,也仅限于大山。“我当时觉得,整个世界可能只有那么大,天空往下沉的那里,应该就是世界的边缘。”

改变,是从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开始的。

2016年,她要从西昌坐火车去南充报到,途经成都东站。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。广场上的人潮让她目不暇接,也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与复杂。

“有的人席地而睡,”马秀针回忆,“有的人前面抱个孩子,后面背一个好大的背囊,然后就为了去打工。而有的人很时髦,提着包包,打着伞……”

“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……参差不齐,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。”

这种巨大的冲击,让她产生了不服输的念头。马秀针意识到,考上大学,或许只是另一个起点。

在南充的训练场上,她骨子里那股“不管不顾”的劲儿被彻底激发了出来。“我当时训练的特点是我敢干,我敢跑。”她解释说,“有的人可能会想着体能,想着我要慢点来,缓着一点,我不会。我当时过去就跑,过去就干,不管跑得动还是跑不动,先跑起来。”

刚到南充一个月,马华教练带她去西昌比一场高原耐力赛。在5km的比赛中,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,第一圈就跑出了76秒,一个对于新手来说快得离谱的成绩。“他说我疯了,”马秀针笑着回忆当时教练在场边的焦急模样,“因为我当时还没那种能力。”她不管,她只知道,上了场,就得毫无保留地往前冲。


2018年,马秀针代表南充高级中学前往内蒙古乌兰察布

参加中学生田径传统比赛

随着竞技水平的提升,她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大,内心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。曾经那个“容易满足”的小女孩,逐渐被一个目标明确的运动员所取代。


2023年8月5日,马秀针(前右)

在成都大运会女子最终获得5000米决第五名

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

她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。备战2025年大运会时,因为上半年身体状况不佳,一直跑跑停停,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儿。她对教练坦陈心迹:“我想要站上大运会的领奖台上。”

“你啥也想要,”教练半开玩笑地回应她,“你全运会也想要,大运也想要,亚锦赛还想去跑一跑,怎么可能?”

“为什么不敢想,为什么不想要?我敢想要这个东西。”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我不是靠别的,是靠我自己的能力,我自己的付出,去争取这个结果。”

她做到了。


回家路

赛场之外的马秀针,和那个凶猛的冠军判若两人。

她自认是一个“不怎么爱社交”的宅女。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时候,她最大的乐趣是窝在宿舍里,追国产动漫,比如《斗罗大陆》。那种驰骋赛道的锐利和私下里的安静沉浸,构成了她完整的两面。

她感激马华教练,这个像父亲一样的伯乐。她记得,在南充训练时,每逢周末跑完艰难的凤垭山,教练都会在终点等着他们,然后带着他们去山上的农户买新鲜的水果吃。她也记得,每逢过年或者彝族的火把节,教练都会把这些回不了家的孩子,全部组织到自己家里,一起过节,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。


马秀针和南充高级中学的同学们与教练马华合影

由于常年在外,她和家人的团聚成了奢侈品。父亲马阿生算过,这十年来,女儿回家的次数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,总共5趟,平均两年回不来一次。最短的一次,只待了两天就匆匆离去。维系亲情的,是每周一到两次的电话。

“很想家,想念爸爸妈妈,想念小学和姐姐弟弟在一起的日子,但是运动员就只能这样,聚少离多。”马秀针说。

从那条走了无数遍、连接着家和学校的悬崖土路,到德国波鸿那条平坦标准的塑胶跑道,马秀针的人生,被跑步这件事,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。

这条路,曾是她逃离贫困与闭塞的唯一途径。而现在,当她站上大运会的领奖台,回望来时路,她发现,这条路的意义已经悄然改变。

它不再仅仅是一条离家的路。

她不再需要逃离。她已经强大到可以与自己的过往和解,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
那条崎岖的山路,曾经困住了她和祖辈。而如今,因为一个女孩的奔跑,这条路,要被全世界看见。

本条内容创作团队

作者:灰兔

编辑:WR China Team

图源:新华社/受访者提供

投稿、应聘兼职作者,请联系

womenrunning@163.com


TAG
相关阅读
火到国外!张明池回应肘击杨瀚森:我真不是故意的
火到国外!张明池回应肘击杨瀚森:我真不是故意的
火到国外!张明池回应肘击杨瀚森:我真不是故意的
2025-08-03
种子纷纷出局,朱琳迎泼天富贵下轮战博萨斯,有望首个1000赛八强
种子纷纷出局,朱琳迎泼天富贵下轮战博萨斯,有望首个1000赛八强
种子纷纷出局,朱琳迎泼天富贵下轮战博萨斯,有望首个1000赛八强
2025-08-03
打乒乓球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?
打乒乓球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?
打乒乓球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?
2025-08-03
31岁仍在突破,中国金花团从不缺励志天后
31岁仍在突破,中国金花团从不缺励志天后
31岁仍在突破,中国金花团从不缺励志天后
2025-08-03
394.65分夺第一!陈芋汐断层领先进决赛:全红婵缺席她独孤求败
394.65分夺第一!陈芋汐断层领先进决赛:全红婵缺席她独孤求败
394.65分夺第一!陈芋汐断层领先进决赛:全红婵缺席她独孤求败
2025-08-03
31岁布沙尔12不敌本西奇,结束职业生涯最后一战
31岁布沙尔12不敌本西奇,结束职业生涯最后一战
31岁布沙尔12不敌本西奇,结束职业生涯最后一战
2025-08-03
4胜1负!26岁孙颖莎陪练冲击奖牌,中国女乒幕后功臣也有春天
4胜1负!26岁孙颖莎陪练冲击奖牌,中国女乒幕后功臣也有春天
4胜1负!26岁孙颖莎陪练冲击奖牌,中国女乒幕后功臣也有春天
2025-08-03
赵心童战胜丁俊晖晋级四强
赵心童战胜丁俊晖晋级四强
赵心童战胜丁俊晖晋级四强
2025-08-03
斯诺克上海大师赛:肖国栋52领先卡特遭四连鞭逆转,无缘四强
斯诺克上海大师赛:肖国栋52领先卡特遭四连鞭逆转,无缘四强
斯诺克上海大师赛:肖国栋52领先卡特遭四连鞭逆转,无缘四强
2025-08-03
赵心童笑傲中国德比,为何说“传承之战”没有胜负
赵心童笑傲中国德比,为何说“传承之战”没有胜负
赵心童笑傲中国德比,为何说“传承之战”没有胜负
2025-08-03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
热门TAG